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

  摘要: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体育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锻炼还能够帮助塑造坚韧的性格和坚强的精神。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应当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中,时刻保持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塑造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理念;渗透

  前言:

  终身体育指的是终身接受体育教育,或是终身保持体育锻炼。对于终身体育理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在一生中不断的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将其转化为生命中的一个固定部分。另一方面是遵循终身体育的思想引导,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实践,实现整体化和体系化的体育目标。而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还有很多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帮助中学生收获知识和身体双方面的成长。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学的轻视

  近年来,我国虽然始终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太过深远,很多中学对于升学率还是过分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将中考和高考作为最大的目标,过于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对于体育教学却十分轻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时常会任意更改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缩减和篡改体育课时,甚至占用体育课来进行其它科目的教学[1]。这样,使得课业压力本就很重的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更短。由于中学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学的轻视,使得学生难以养成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也就无法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2.资金投入有限

  很多中学由于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因此投入到体育建设的资金也十分有限,使得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都存在资金短缺、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体育教学的器材和设施也难以进行更新和补充,无法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很多中学体育器械残缺不全、破旧老化,足球门、篮球架、排球网、乒乓球台等设施不全,有些甚至严重破损。在实际教学中,一个班级通常只有几个球,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器材,学生难以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也就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3.“重育体、轻育心”

  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育体、轻育心”的情况,对于体育竞技过于重视,却忽视体育运动的普及,也没有很好的面向全体中学生。目前,很多中学体育教学仍然注重的是体育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运动技术的培养和体育考试的分数成绩,没有重视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对于知识灌输十分重视,却不够重视能力的锻炼[2]。很多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短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目标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期考核任务,没有重视到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灌输和渗透。

  二、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

  1.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发展型、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应当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正确看待体育教学和体育评价的作用与意义。应当将健康体育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促进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发展,改变传统体育较学的目标,在教学中大力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3]。对此,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让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当中,不断的激发体育兴趣,并逐渐养成保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2.优化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很多体育教师仍然采取传统老旧的教学方法,先由教师示范,在让学生练习,然后通过教师的纠错,不断进行改正。这种教学方法对运动技能和素质达标过于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十分被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的体育项目。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旁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改革教学内容

  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终身能力的培养始终存在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内容过多、范围过广、重复、单一、欠缺终身效应。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难以产生良好的兴趣,不愿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也就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良好的切合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4]。同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的内容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此外,还应当注重所选内容的终身效应,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快乐体育的同时,养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4.营造学习环境

  终身体育理念十分符合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不过,要想达到这种要求,不能只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良好的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目前,很多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缺乏运动的积极性,不愿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当中,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结论: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中学生课业压力较大,因此体育课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机会。然而,体育锻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重视对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从而为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国忠.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9,06:62-64.

  [2]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31-133.

  [3]史晓阳,岳新坡.终身体育视角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运动,2014,10:10-11+17.

  [4]黄四元,谢小平,黄顺久.对地方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贯彻终身体育理念的思考[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04:83-85.

  杨云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