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6:40
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要求与以往的应试教育相比,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唯一的“主人”,教师变成了学生的“领路人”。高中物理作为高考理综的主要考查学科之一,由于地区差异,其分值至少占有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点。本文就笔者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过程,谈一些自己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一直是高中日常教学任务中的重点所在。尤其是在高三时,许多学生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对物理的学习与练习中。新课程改革一改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从教材的编写上来看,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教学要求上来看,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也对高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作为高考理综的重点考查学科。在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怕学生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全面,怕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高考的物理试卷。因此,在以往物理课堂上,只能听到老师的理论讲解和习题应用,学生只能是物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许多学生对物理的热忱也在一节节的知识点讲解中被一点点的磨灭。许多学生由于对物理知识点缺乏梳理能力,导致在高三的物理学习中变的更加吃力,给繁重的高三学习任务雪上加霜。
二、新课程改革的新意所在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课程改革从教材的编写和对教师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加适合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认为,新课程改革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课堂的“主演”变为课堂的“导演”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中,总是物理教师一人“搭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要做的就是保持课堂的绝对安静,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走出以往独自一人搭台唱戏的场景,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新课改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体现“导演”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对“相对静止”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时。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质点的运动状态也不同。教师可以让三个同学到前面进行“表演”。让一个学生“扮演”质点,另外两个学生“扮演”坐标系,一个学生所扮演的坐标系保持不动,另外一个学生扮演的坐标系与扮演质点的学生运动速度保持一致,让扮演质点的学生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运动,让学生明白“相对静止”这一知识点的内涵,同时也方便学生对“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物理论述的理解。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着对教师地位的削弱,反而是对教师本身一种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把精力放在对知识点的讲解外,还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
2.教材内容变得有选择性
新课程改革的高中物理教材与以往相比,删掉了一些与高中物理教育不符的知识点,降低了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增加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实例,使物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添加了许多彩色的图片,给物理教材增添了一丝活跃。新课程改革的物理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内容,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高考物理要求对物理的教学进行相应的选择。必修的教材内容为牛顿定律、力学、运动和机械等方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并且增加了物理实验和相关的物理探究内容。为选修教材内容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选修的教材内容为电磁、电场、电流、能量和光等物理知识的深入学习。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物理的本源性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网络高速发达的社会,书本已不再是唯一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到更全面更及时的相关信息。物理教师可以就明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开放式作业。例如,在对“电磁感应”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可以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从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到电磁感应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进行信息的搜集,使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享,方便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目前诸多教师为了应对高考,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学习,进而放弃了对物理实验的教学,是许多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新课程改革将物理实验划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给学生施展自己综合能力的空间。
三、新课程改革在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鲜血液,但许多学校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并没有跟得上新课改的步伐,容易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首先是物理实验器材跟不上教学要求,实验器材老旧陈化,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其次是部分教师缺少对于新教材的探究,给教学带来阻碍。最后是各种物理辅导教材没有跟得上新课改的步伐,新瓶装旧酒,习题与新教材严重不符。
结语: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后,使笔者深刻的认识到新课程对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堂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物理教师要对新教材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合理的开展教学互动。教师在课后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积极开展物理教学实验,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艳秋.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J].科学大众,2009(08).
[2]白明照.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1).
[3]陆剑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新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
[4]申颖.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5]李文红.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J].考试:教研版,2011(06).
乔桂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