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学习效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6:56
摘要:现代初中生思维较活跃,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学习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点难点,经常会陷入“老师越教越困难,学生越学越吃力”的困境中。数学的魅力在于其自身的灵活应用性,但大多数的教师把灵活的数学教成了呆板枯燥的数学理论学习。学生不爱学,课堂基础利用率较低,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的学习一直是学生的“老大难”。初中数学体系庞大,章节较多,知识点繁杂。在教材的安排上,也会有各章节知识点不连贯的现象发生。学生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与学生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找到适应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困境
许多初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初期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以往相比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较多的知识点,并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但其教学效果往往是收效甚微。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困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精神,但这句话却经常落实不到实处。学生和教师都要面对中考这个现实,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板书为主,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成为一句空话。由于受到数学学科的限制,只是初中数学既不能像语文学科那样对课文内容进行朗读,也不能像英语教学中,学生和老师进行对话交流,造成师生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
二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体验不到数学带来的乐趣。初中数学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再加上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公式要求学生掌握,教师为了锻炼学生如何使用公式,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有时候布置的作业往往只是针对一种或一类数学知识,使得学生越做越厌烦,对每一道题目的解答只是机械的重复,对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起不到良好的作用。致使学生在一道道重复的数学题中失去了对于数学的学习激情与兴趣,学习效率降低。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学生每天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消化与吸收,提高课堂利用率。
1.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初中数学教师的教辅器材与其他学科老师的教辅器材相比,略显单一,没有语文课的教学图片,没有化学课的化学实验材料,有的只是直尺、圆规和三角板。这些教辅器材只在画图时发挥作用。其实老师可以合理的对手中的教辅器材进行利用,实现探索型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对四边形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以同桌为单位,将两个人手中的三角板进行任意组合,然后进行适当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说出所组成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不仅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二次掌握,也对新的学习课程也有了学习的欲望。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学生发散思维的学科,但目前的教学模式总是固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养成,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纲要。我们在实践中构建了“以生为本”的“导——合——探——用”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新模式,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研究。四步教学法具体做法:(1)导(即目标导学、自主预习)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自主预习、课内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预习。(2)合(即小组合作、扬长避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通过合作交流,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组内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找到差距,共同进步,形成组内共识。(3)探(即探究展示,精讲精导)“展示探究,精讲精导”,把握好这一环节,能切实实现高效课堂。引诱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展示、汇报,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交流。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4)用(即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课后拓展延伸是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多元设计,精心安排。教师要选择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拓展平台,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所以“导合探用”的过程,主要是以问题出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许多教师以往总是觉得数学的课堂提问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如果有课堂提问的时间还不如多讲几个知识点或多讲几道分析题来的实际。其实数学课堂上的课堂提问除了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师生交流的作用外还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许多学生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后,注意力会下降,这时老师适当的进行课堂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老师在说完三角形的定义后,会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可以让学生们说说看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的思维被问题所调动,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例如,自行车架、篮球架,有些房屋的房顶等。老师采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评,扫除学生上半节课的疲劳,使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回到课堂上来。适当的提问,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开展。
2.将教学内容适当的编成口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编成口诀,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记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进行不等式的学习时,就可以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着”这个口诀,之后老师要对数学口诀进行及时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每句话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但是将学习内容编成口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对教材做到全面的掌握,而且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底,也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考验。
3.合理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目前,学校都配备了一定的多媒体设备,数学教师也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教学时,需要对图形进行平移或立体分析时,在黑板上画图总是觉得不够立体,学生也会因为角度问题不能全面理解图形。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设备,对此类教学内容设计三维立体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利用率。
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学习成绩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积极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财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11).
[2]逯燕霞.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0).
[3]高翠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林区教学,2013(12).
[4]梁春梅.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实践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
[5]周善经,孙靖.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
蒋黎明 刘强
